讀書搭記
不是人把世界 "詩化 ",而是世界通過無數次的進化過程把人變成了詩人,就像塑造了一朵玫瑰,並使它充滿芳香,或塑造了一隻夜鶯,並使牠充滿了歌聲。
人們經常聽到有人說,人類用自己的感情賦予了大自然,例如,晚霞的悲愴或壯麗是他人性化的幻想,並非真正存在。不過,事實上可能恰恰相反;人類並沒有自己的感情,而這些感情又不是自然界已經有的,所有在人身上激起的這種景象,不過是把他與所有受造物在不同程度上共用的宇宙情感轉化為他自己的存在。
大自然把她的精華提煉到人的奇特內心,正如她在其他地方把它們提煉成顏色和香水一樣。可以這樣說,她是宇宙經驗的神經中樞之一。在太陽的運行下,她已經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宇宙縮影。不是人把這種溫柔放在晚間的天空中,而是幾百萬年來的晚霞,最終把溫柔放在人的心中。她進入了她的內心,就像那 「生於淙淙之聲的美」進入了華茲華斯的少女的臉龐。
-----Richard Le Gallienne----
2.
八月的月光
勒-加里安
穀倉後面有莊嚴的燈光。
月亮升起來了,蟋蟀在叫。
八月的夜晚,你和我...
這一切有什麼意義!?
也許有意義,也許吧?
也許那只是大自然的謊言。
大自然撒下那張美麗的網
籠罩著生命毫無戒心的眼睛?
她所編織的美麗的網
是為了一個奇怪的目的,
是為了一隻彩蝶。
是為了一朵玫瑰--只為了這朵玫瑰!
卻奇怪而重複的玫瑰。
奇怪而重複的呼叫
鳥兒和昆蟲,男人和女僕,--------。
難道這就是一切的意義嗎?
如果這一切都沒有意義的話!
除了死亡,沒有任何東西活著
這就夠了--那莊嚴的燈光
在穀倉後面,還有你和我。
3.
象徵主義在神秘主義中具有巨大的重要性;事實上,象徵主義和神話是神秘主義的語言。象徵主義的這種必要性是統一性信仰的一個組成部分;因為真正的象徵主義的本質在於相信自然界的所有事物都有一些共同的東西,即它們真正相似的東西。為了成為一個真正的象徵,一個事物必須部分地與它所象徵的事物相同。因此,人類的愛是神聖之愛的象徵,因為儘管它在另一個層面上工作,但它受類似的規律支配,並產生類似的結果;或者落葉是人類死亡的象徵,因為它們是貫穿所有生命表現的同一規律的例子。R. L. Nettleship的一篇短文[2]中記載了一些關於象徵主義性質的最有啟發性的說明,他在文中把真正的神秘主義定義為 "意識到我們所經歷的一切,每一個'事實'都是'事實'中的一個元素,而且只是一個元素;也就是說,在它是什麼的時候,它是更重要的或象徵的。" 簡而言之,由有限的智慧所領悟的每一個真理,就其本質而言,必須只是一個更深層次的真理的外殼,而通過象徵主義的幫助,我們往往能夠捕捉到一個我們無法以任何其他方式領悟的真理的反映。例如,內特爾希普指出,麵包只有通過進入其他東西,同化和被同化,才能成為自己,才能_成為食物,而且它越是失去自己(它開始是什麼),就越是 "找到自己"(它要成為什麼)。如果我們仔細遵循內特利希普對麵包在物質世界中的作用所做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對於具有神秘主義氣質的人來說,它比一卷卷的佈道會更能說明問題,因為這句話有時似乎很難懂,同時也是最終的神秘主義建議,"愛惜自己生命的人將失去它。"
4.
對羅洛.梅而言,任何一種形式的心理治療,目的是在幫助當事人獲得自由,達成這個目標的根本途徑,就是接納自身的原魔(daimonic)、學習聆聽潛意識的呼聲,並從愛與意志的共同實踐中,回應生命對人類不斷拋出的意義的探問。
5
世界必須被浪漫化——這是諾瓦利斯(Novalis)的名言。1801年今日,這位德國浪漫主義詩人因肺結核逝世,年僅二十八歲。諾瓦利斯的短暫一生留下神秘深邃的詩文,代表作包括抒情詩《夜頌》(Hymns to the Night)和未完成的小說《亨利.歐福特丁根》(Heinrich von Ofterdingen)。這部成長教育小說(Bildungsroman)的主角在夢中遇見一朵藍花,「藍花」後來也成為浪漫主義憧憬愛慾的象徵。對於何謂浪漫主義,詩人自有一套說法:「將世界浪漫化,即讓我們體察這大世界的魔幻、神秘與驚奇的經驗;即打開感官去把平凡視作非凡,把熟悉視作陌生,把世俗視作神聖,把有限視作無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